如何走出低能量状态?

案例解析。 发表于 2024-06-08 14:19
有些什么方法,可以提升自己的「免疫力」,让自己更不容易陷入低潮呢?

在生活中,我们都会有状态不佳的时候,可能是因为压力、事情不顺,也可能是无缘无故地陷入情绪低谷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会感到精力不济、无精打采,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和想做,却总是提不起精神去行动。

那么,如果你也陷入了这种“低能量”的状态中,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自己快速跳出来呢?或者,有些什么方法,可以提升自己的“免疫力”,让自己更不容易陷入低潮呢?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 7 个简单的习惯,帮助你变得更强大。


一、接受更多的光照



最近几个月,全国各地的气候都比较反常。

尤其是华南和华东地区,下了几个月的雨,连晴天都难得一见。这直接导致我们接收到的光照会少很多。我在许多文章里都提到过,阳光对我们的健康和情绪至关重要。


比如,近视的主要诱因并不是过度用眼,而是缺乏在户外接受足够的阳光;阳光可以诱导身体分泌足量的血清素,对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有关键作用;


阳光可以刺激合成维生素 D,对骨骼、免疫力和情绪都有一定的帮助;足够的阳光可以调整作息规律,对保持良好睡眠有重要作用。在医学上,有一个专门的概念,叫作“季节性情绪失调”,指的就是人在秋冬季节容易感到抑郁和失落。原因就在于,秋冬季节往往光照时间短、亮度低,从而无法提供足够的阳光。不论如何,多晒太阳总是有好处的,请务必珍惜出太阳的日子。


二、养成随时锻炼的习惯



可能有人会觉得,情绪低落、心情不佳,完全是一种心理现象,跟身体有什么关系呢?其实不是的。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是一个整体,情绪也好,压力也好,从来都不单单是大脑和心理的问题,而是跟我们整个身体状况密切相关的。


你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样的,心理状态也会随之改变。

这里面的机制是,大脑会不间断地扫描我们的身体,判断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、能够做什么事情,再依据结果形成一个对自我的评估。

这个自我评估会决定我们的感受、自信、动力和自我效能感。哪怕只是最轻微的运动,比如散步和拉伸,也能有效地改善心情。而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,那么可以考虑诸如跑步、球类运动等中等强度和团体协作的运动。

千万不要久坐,如果有机会,一定要多站起来、走出去,抓住一切条件进行运动。让身体不断地切换活动状态,这才是对身体和大脑最佳的模式。


三、接触自然



最近流行一个词,叫作“公园 20 分钟”,说是到公园里待 20 分钟,可以有非常强的疗愈作用。这个说法确实是有科学依据的。

许多研究认为,待在自然环境里,能够减轻压力,缓解疲惫,调节心情,让人的整体状态变得更好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在工作和生活中,我们是持续在使用“自上而下”的注意力状态,总在不断地搜寻问题、处理任务,这种状态会持续消耗我们的认知资源,让我们感到疲惫。

我们会切换到“自下而上”的模式。当你心情低落时,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,就是暂且切断跟手头事情的联系,让自己去一些其他的、简单的事情,让它们给自己“回血”。什么事情呢?最好是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事情:能够立刻上手并在短时间内完成;需要集中注意力和一定的思考;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。比如,记录自己最近解决一个问题的经历;在论坛上分享心得、帮助别人;来一场自己擅长的竞技游戏;整理自己的电脑、文件、书架、房间;把一些不急的事项给收尾掉……平时的时候,不妨从生活和工作中去积累这些事情,把它们整理成一份“回血清单”。

当你心情不佳的时候,打开这张清单,随便挑一件合适的去做。

为什么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呢?因为,需要注意力和思考,意味着能够强迫你把注意力从负面信息上转移开来,刺激大脑进入专注状态,避免思绪偏移;读书时,发现作者的观点跟自己一致,并且讲得非常到位;看到一个令自己捧腹大笑的视频;刷到一个令自己神往的景点,计划找个时间去逛逛;听到一首令自己能暂时放下压力和烦恼的音乐;解决了一个困扰自己许久的小问题……当我们感受到积极情绪和幸福感时,我们的腹侧纹状体活动增加,皮质醇分泌减少,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。


心理学上,把这种做法叫作“白日梦”。在中文的语境里,它可能是偏负面的。但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认为,主动地、自主地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和想象中,就跟你真的亲历了一遍一样,能够带给大脑同样的效果。所以,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,可以培养这个习惯,运营一档自己的自媒体,集聚跟自己同频的人,找到联系和凝聚力……这些,都可以成为你的社会支持,为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能量。


四、发呆



你有多久没有“发呆”过了?

我指的不是那种偶尔的走神和分心,而是那种持续一段时间,什么也不做、什么也不想,就这样静静站着或坐着,让大脑放空的状态。

可能有人会觉得,这太奢侈了,我们每天都恨不得把时间掰开成两半来用,怎么可以这样浪费时间呢?有一段时间,我也是这样想的。但后来我发现,这种过度在意“我有没有浪费时间”的心态,其实有点太紧绷了。很多时候,让自己松弛下来,接受和容忍自己“什么也不做”的状态——哪怕它只能很短暂,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休憩和疗愈。

不妨试一试,从忙碌的事务里面抽离开,放下想要去行动的冲动,放下内心对自己的批判和责备,试着让自己什么也不做,感受时间静静流逝的状态。可以是把注意力放在内部,感受大脑汹涌澎湃的念头,观察大脑浮浮沉沉的想法;也可以是把注意力放在外部,感受自己的感官,感受外部世界的颜色、声音、气味、温度……在这段黄金时间里面,你可以做些什么呢?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环境,让思绪自由地游走,任由它们编织出一个个想法和火花;或者,做一下简单的正念,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身体上,观察思绪浮浮沉沉、起起落落……你也许会发现,随着内心变得澄净,许多纠缠在心上的烦恼,也会自然而然地解开。


五、闲聊时刻



如何使用今天这篇文章呢?这是一些建议:1. 把它收藏起来,打上标签,放在自己能找到的地方。下次陷入类似的低谷时,可以找出来翻阅。2. 文章里有一些可以建立和保持的小习惯,不妨拎出一个,从今天开始践行起来(比如,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时刻)。3. 有一些可以安排到行动里的事情,可以试着添加到任务清单里,安排时间去做(比如,建立弱关系)。也祝大家心情开朗,每天都是晴天。



非特殊说明,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
参与评论

游客

评论列表

加载中...